“困了累了来一瓶,开车熬夜来一瓶”,这是很多功能饮料的常用宣传用语。近几年,功能饮料市场发展迅速。有数据显示,中国功能饮料市场在2007~2017年间高速崛起,并且一直在稳步增长。
现在功能饮料在各大超市都很常见,很多人会认为它们比普通甜饮料更健康,也是打工人被迫熬夜时的精神支撑。不过,也有消息称:功能饮料喝多了或引发焦虑失眠。
这让很多打工人心中一颤:这是真的吗?手里的功能饮料瞬间就不香了。经常熬夜的危害有多大?平时到底该不该喝功能饮料?我们这就来聊聊关于功能饮料的事。
喝功能饮料能提神抗疲劳?
对现代打工人来说,做不完的工作、难以拒绝的社交、无法割舍的放松娱乐,这些已经让熬夜变得习以为常。
熬夜的危害我们已经不用再多做介绍了。(戳此了解→经常熬夜和不熬夜,身体到底有什么区别?真相让人吃惊!)有的人可能会觉得,虽然熬夜有害健康,但功能饮料“营养丰富”可以在熬夜的时候来一瓶,提神醒脑,还能抗疲劳!那这种饮料到底怎样?
根据《GB/T 10789—2015饮料通则》中的规定,功能饮料属于特殊用途饮料的一种。功能饮料不含酒精,但含有咖啡因、维生素以及牛磺酸、人参、瓜拉纳等一系列“功能成分”。
其中咖啡因能使交感神经兴奋、刺激大脑使其觉醒、促进血液循环、提高注意力、增强警觉性,从而达到缓解疲劳的效果;牛磺酸可以快速清除自由基、调节钙离子转运,也能起到抗疲劳的作用;其他成分也有助于减轻疲劳影响。
有动物实验表明:给小鼠饮用功能饮料能够提高运动耐力、增加肝糖原含量、降低小鼠运动后乳酸水平和尿素氮含量,对机体具有抗疲劳作用。并且,饮用功能饮料的量越大,效果越明显。
所以,如果只从这个角度看,熬夜的时候喝功能饮料,确实可能起到一定抗疲劳的作用。不少朋友熬夜的时候吨吨吨来一罐,也确实有“又精神了”的感觉。
但问题来了,那么代价是什么呢?
功能饮料有“副作用”吗?
功能饮料一般味道都不错,很好喝,这就很容易让人喝多。甚至有的人会把它当做是普通饮料,一瓶一瓶又一瓶,从而导致咖啡因和糖摄入过多。
首先我们来说咖啡因,过量摄入咖啡因会对健康产生危害,容易让人出现失眠、心慌、焦虑等症状,还可能让人产生依赖性。比如,今天你喝了 1 罐功能饮料就能活力四射,但如果经常喝,可能就需要N+1罐才有用,这会导致咖啡因的摄入量越来越多。
有研究表明:每天饮用250毫升功能饮料,就会增加年轻成年人患焦虑和抑郁发生的风险。而对于青少年来说,代谢咖啡因的能力比成年人弱,如果常喝功能饮料不仅会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,还会减少青少年的睡眠时间,导致睡眠障碍。
另外,过量摄入功能饮料会导致血管内皮功能改变,引起急性血管内皮障碍。有报道称:一位14岁的少年连续5天饮用功能饮料后参加跑步比赛,感觉胸痛胸部不适,心电图检查显示房颤。 还有一位原本身体健康的28岁男子,在参加摩托车越野赛之前喝了7~8罐功能饮料,导致心跳骤停。
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、中华预防医学会食品卫生分会等5机构发布的《咖啡与健康的相关科学共识》中建议:普通成人每天咖啡因摄入量应控制在400毫克以内。
一般的功能饮料咖啡因含量为50~504毫克/罐或瓶,如果控制不好饮用量就可能会超量摄入咖啡因。
某些品牌的功能饮料虽然没有在瓶身标注咖啡因含量,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咖啡因,还可能含量很高。
比如曾经就有人对市面上的多款功能饮料进行了测评,结果发现:被测的市面上常见的 6 款功能饮料中,最低的咖啡因含量为41毫克,最高的可达到83.49毫克,含量最高的这一款瓶身并没有标注咖啡因含量。
其次,过量摄入功能饮料还会导致糖摄入过高,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中建议每人每天糖的摄入量最好控制在25克以内,而功能饮料一般糖含量都不低。还是上面提到的那份测评中显示:市面上常见的这6款被测功能饮料中,糖含量最低的为1.32克/罐,而最高的达到了 37.62克/罐,只喝一罐就超出了25克的标准。
过多糖的摄入不仅会增加患龋齿的风险,还会增加肥胖和慢性病的发病风险。有数据统计,仅2017年我国就有近1.3万人的死亡可归因于甜饮料导致的冠心病和糖尿病。
所以,别以为功能饮料能提神醒脑还有点营养成分就肆无忌惮地喝,控制好量才能更好的利用它。
功能饮料人人都能喝?
虽然喝功能饮料能让你精神回血,但这可不是人人都建议喝的。以下这5类人尤其要控制好量,如果感觉到不适就不要喝:
1 孕妇、哺乳期人群
大多数功能饮料的标签上都会注明孕妇和哺乳期不宜饮用,避免影响胎儿和宝宝的健康。
2 儿童、青少年
这类人群对咖啡因的代谢能力较低,过量饮用会造成更大的伤害。
3 胃肠疾病患者
咖啡因会刺激胃酸分泌,可能会引发不适。
4 服药人群
正在服用某些药物的人群,最好不要擅自饮用功能饮料,建议咨询医生,避免影响药效。
5 饮酒人群
不要在饮酒的同时饮用功能饮料,因为会让人兴奋到不知道自己醉了,从而喝更多的酒,增加对身体的伤害。
总结:
要想避免熬夜带来的伤害,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熬夜。偶尔提个神,困了累了来一瓶,这可以理解,但可别用它来续命!实在累了就歇一歇吧!
适量的饮用功能饮料能够让你打起精神来,更加清醒地面对眼前的事物和工作。但如果过多饮用反而会增加患焦虑、抑郁、肥胖、慢性病以及睡眠障碍的风险。
最后提个醒:功能饮料不是药,不能治病。
策划制作
作者丨薛庆鑫 注册营养师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
审核丨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委员
策划丨丁崝
责编丨丁崝 王梦如
审校丨徐来、张林林
(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)
julejie,muqianzhongguoyizhidehanjianbingshuliangyou1400yuzhong,shejihuanzhequntichaoguo2000wan。bansuizhehanjianbingnarujibenyibaodeyaowushuliangbuduanzengjia,hanjianbinghuanzheyongyaodekefudanxingjinnianlaidedaoyouxiaotisheng。danduiyubushaohuanzhejiatingeryan,yiranmianlinzhechangqizhiliaodechenzhongfudan,ruguo“baomingyao”zaicishizhangjia,duitameneryan,jiangshijudadeyali。据(ju)了(le)解(jie),(,)目(mu)前(qian)中(zhong)国(guo)已(yi)知(zhi)的(de)罕(han)见(jian)病(bing)数(shu)量(liang)有(you)1(1)4(4)00余(yu)种(zhong),(,)涉(she)及(ji)患(huan)者(zhe)群(qun)体(ti)超(chao)过(guo)2(2)000万(wan)。(。)伴(ban)随(sui)着(zhe)罕(han)见(jian)病(bing)纳(na)入(ru)基(ji)本(ben)医(yi)保(bao)的(de)药(yao)物(wu)数(shu)量(liang)不(bu)断(duan)增(zeng)加(jia),(,)罕(han)见(jian)病(bing)患(huan)者(zhe)用(yong)药(yao)的(de)可(ke)负(fu)担(dan)性(xing)近(jin)年(nian)来(lai)得(de)到(dao)有(you)效(xiao)提(ti)升(sheng)。(。)但(dan)对(dui)于(yu)不(bu)少(shao)患(huan)者(zhe)家(jia)庭(ting)而(er)言(yan),(,)依(yi)然(ran)面(mian)临(lin)着(zhe)长(chang)期(qi)治(zhi)疗(liao)的(de)沉(chen)重(zhong)负(fu)担(dan),(,)如(ru)果(guo)“(“)保(bao)命(ming)药(yao)”(”)在(zai)此(ci)时(shi)涨(zhang)价(jia),(,)对(dui)他(ta)们(men)而(er)言(yan),(,)将(jiang)是(shi)巨(ju)大(da)的(de)压(ya)力(li)。(。)
成都一广场移栽玉米杆?社区回应
其实,在北京奥运夺得亚军前后,张志磊就开始对职业拳坛产生向往。此前,张志磊在美国做过一些备战训练,开始接触当地职业选手、教练,被他们的训练状态所感染,也感到自己来到了职业拳击的最高殿堂。他开始回忆起童年时在电视上看到的泰森、霍利菲尔德等拳击明星,那种比赛时的激烈角逐,现场热烈的氛围,点燃了他的热情。他开始暗暗琢磨:现在我好像还年轻,还有好的身体素质,不到世界拳坛走一走,实在太可惜了。